工作職責如下:
調試前準備
? 熟悉零部件生產工藝和機器人的技術文件,包括操作手冊、編程指南等,明確調試的具體要求和目標。
? 檢查機器人的零部件是否齊全,外觀有無損壞,各連接部位是否緊固。
? 準備好調試所需的工具,如扳手、螺絲刀、量具等,以及相關的檢測設備,如三坐標測量儀等。
機械結構調試
? 檢查機器人的機械臂、關節等部件的運動靈活性,手動操作各關節,檢查是否有卡頓、異常阻力或松動現象。
? 調整機器人的機械零點,確保各關節的初始位置準確無誤,這是保證機器人運動精度的基礎。
? 對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器,如夾具、焊槍等進行安裝和調試,確保其與機械臂的連接牢固,并且能夠準確地執行相應的動作。
電氣系統調試
? 接通機器人的電源,檢查各電氣部件是否正常通電,指示燈、顯示屏等是否工作正常。
? 測試電機、驅動器、編碼器等電氣元件的性能,檢查其參數設置是否正確,確保電機能夠平穩運行,編碼器能夠準確反饋位置信息。
? 檢查傳感器,如接近傳感器、視覺傳感器等的安裝位置和工作狀態,確保其能夠準確地檢測到零部件的位置和狀態。
控制系統調試
? 對機器人的控制系統進行初始化設置,包括語言選擇、坐標系設定、安全參數設置等。
? 編寫或導入零部件生產的控制程序,對程序進行語法檢查和邏輯測試,確保程序能夠正確地控制機器人的運動和動作。
? 通過示教盒或編程軟件,手動操作機器人執行一些簡單的動作,如點動、直線運動、圓弧運動等,檢查機器人的運動是否符合程序的要求,及時調整程序中的參數。
生產工藝調試
? 根據零部件的生產工藝要求,調整機器人的運動軌跡、速度、加速度等參數,確保機器人能夠按照規定的工藝路線和參數進行生產。
? 進行試生產,觀察機器人在生產過程中的運行情況,檢查生產出的零部件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如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根據試生產的結果,對機器人的程序和參數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
安全系統調試
? 檢查機器人的安全防護裝置,如安全門、急停按鈕、光幕等是否正常工作,確保在機器人運行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
? 對安全系統的參數進行設置,如安全區域的范圍、安全速度的限制等,確保機器人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運行。
文檔記錄與總結
? 在調試過程中,詳細記錄機器人的各項參數、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試生產的結果等信息。
? 編寫調試報告,總結零部件機器人調試的工作內容、調試結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等,為機器人的正式投入使用和后續的維護保養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