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崗位核心職責
(一)結構設計與計算分析
1、結構方案設計
根據項目需求(如荷載等級、地質條件)設計市政結構物(如橋梁上部結構、箱涵、地下泵房)的初步方案,確定結構形式(現澆/預制、鋼混/預應力等)。
針對特殊場景(如地震高烈度區、軟土地基)提出結構優化建議(如減隔震設計、樁基加固)。
2、結構計算與驗算
使用專業軟件(如MIDAS、SAP2000、PKPM)進行結構受力分析(靜力、動力、穩定性),驗證結構安全性。
按規范(如《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完成配筋計算、裂縫控制及耐久性設計。
3、圖紙深化與審核
編制結構施工圖(含配筋圖、節點大樣圖),標注關鍵控制參數(如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保護層厚度)。
審核設計院或外部單位提供的結構圖紙,發現矛盾(如梁柱節點鋼筋沖突、預埋件遺漏)并提出修改意見。
(三)施工技術配合與監控
1、施工方案支持
參與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如大跨度支架現澆、深基坑支護),提供結構受力驗算依據(如支架承載力、圍護結構變形限值)。
對復雜施工工藝(如頂推法架橋、盾構管片拼裝)進行結構安全性復核。
2、現場技術指導
解決施工中結構相關問題(如模板支撐體系變形、預應力張拉異常),提供即時技術調整方案。
監督關鍵工序(如鋼筋綁扎間距、混凝土澆筑順序)符合設計要求,留存影像驗收記錄。
3、施工監測與預警
制定結構施工監測方案(如橋梁撓度監測、基坑支護位移監測),分析監測數據并預警風險(如沉降超限、應力突變)。
對施工損傷(如樁基偏位、結構裂縫)進行技術評估,提出加固修復措施。
(三)量控制與驗收
1、材料與工藝控制
審核結構材料(如鋼筋力學性能報告、預應力錨具合格證)的合規性,禁止不合格材料進場。
監督特殊工藝(如后張法預應力孔道壓漿密實度、鋼結構焊接探傷)的執行質量。
2、分階段驗收
參與隱蔽工程驗收(如基礎鋼筋隱蔽前檢查、預應力管道安裝驗收),簽署驗收意見。
組織主體結構驗收(如橋梁成橋荷載試驗、管廊結構閉水試驗),確保結構功能達標。
(四)技術協調與風險管控
1、跨專業協同
協調機電、給排水等專業預留預埋需求(如管廊內設備基礎、橋梁排水孔位),避免結構沖突。
配合BIM團隊完成結構模型與管線模型的碰撞檢查,優化空間布局。
2、風險識別與應對
識別結構施工風險(如支架失穩、模板爆模),編制應急預案(如緊急支撐加固方案)。
對既有結構改造項目(如老舊橋梁加固)進行安全評估,制定保護性施工措施。
(五)技術創新與標準化
1、技術優化與創新
推廣新型結構技術(如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預制拼裝橋梁),降低施工成本與周期。
參與企業結構標準化設計(如標準跨徑橋梁圖集、管廊模塊化節點庫),提升設計效率。
2、規范與知識管理
跟蹤結構設計規范更新(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組織內部培訓宣貫。
建立結構工程案例庫(如典型病害處理方案、創新技術應用場景),形成技術沉淀。
二、任職資格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專業。
2、一級/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中級/高級工程師職稱(結構工程專業)。
3、3年以上市政結構設計經驗,獨立完成過中型及以上項目(城市橋梁、地下通道、綜合管廊)的結構設計及計算書編制。
4、有過市政項目現場技術支持,解決過施工中結構問題的經驗。
專業技術能力
- 能獨立完成結構建模、荷載計算、配筋設計及施工圖繪制,精通節點構造(如橋梁支座、伸縮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