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 3月20日

誠邀全球英才依托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申報海外優青

6-6.5萬
  • 西安雁塔區
  • 3-5年
  • 博士
  • 全職
  • 招10人

職位描述

地質學、地球化學、大氣物理與化學環境考古、地球系統模擬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
一、 依托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室,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2個國家級野外臺站、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其中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連續七次被評為“優秀實驗室”,是我國地學領域2個獲此殊榮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研究所擁有古環境研究室、現代環境研究室、粉塵與環境研究室、加速器質譜中心和地表過程與生態環境研究室5個研究單元。先后在Science、Nature、PNAS及Nature子刊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10余篇,相關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8項,3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我國氣候環境變化領域重要研究基地,在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國際化評估中被國際專家組認定為“是一個世界級的大陸環境研究中心”。 在研究所工作過的已有4人當選兩院院士,1人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18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被科技部認定為“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被譽為我國地球環境科學領域人才成長的搖籃。 研究所現有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設有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培養點,資源與環境二級學科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點,并設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研究所是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單位,主辦《地球環境學報》。 二、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介紹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鏈接: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1697.htm。 三、 相關領域 地質學、地球化學、大氣物理與化學、生態環境、加速器質譜技術及應用、環境考古、地球系統模擬、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宇宙成因核素示蹤與應用等。 四、 申報條件 1.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五、 支持措施 1. 入選者聘為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可聘為研究員。 2. 入選者薪酬待遇參照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崗位骨干崗位,年薪60-80萬元;此外,還享受研究所綜合獎勵。 3. 科研啟動經費不低于500萬元(含相關政策支持)。 4. 各類補貼和安家費不低于150萬元(含相關政策支持)。 5. 可獨立組建科研團隊,研究所在團隊建設中予以政策傾斜,優先保障研究生招生指標。 6. 辦理陜西省“三秦優才卡”,享受陜西省內戶籍服務、醫療服務、教育服務、交通服務、旅游服務等12項人才便利服務。 7. 為入選者子女提供本地區優質基礎教育資源。 8. 提供周轉住房一套。 9. 協助辦理地方人才認定,享受地方相關待遇。 六、 申報流程 1. 請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將個人簡歷發送至郵箱*****************,郵件主題請標注為:申報優青(海外)項目+學科方向+姓名,簡歷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果等,如有明確應聘團隊,請在郵件正文中注明。 2. 通過遴選的申請人與研究所簽訂意向性協議,依托我所申報“海外優青”項目,于2024年4月15日前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系統(https://grants.nsfc.gov.cn/)完成線上申報,申請人對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七、 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楊 于學峰 聯系電話:************ 研究所官網:www.ieecas.cn E-mail:*****************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雁翔路97號

工作地點

西安市雁塔區雁翔路97號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職位發布者

田亞萍/人事主管

立即溝通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本次招聘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古環境研究室敖紅研究員項目聘用人員招聘古環境研究室是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個主要研究室。通過東亞大陸環境鉆探與地球環境數值模擬,研究亞洲季風-干旱環境系統的分異耦合過程、演化歷史和發展趨勢及其與全球環境變化關系,認識長時間尺度地球氣候與環境變化的規律和機制,為環境預測、國家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1996年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為首的我國科學家群體,提出在中國開展環境科學鉆探研究的必要性,并于近年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單位的共同資助下,開展了“中國環境科學鉆探計劃”的工作。該計劃擬在我國不同的自然環境單元獲取大批高質量的地質與生物巖芯記錄,從綜合集成角度研究我國不同環境子系統的演化歷史及其與全球變化之間的聯系,探討與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目前,該計劃已在西部極端干旱區的羅布泊、半干旱區的黃土高原、干旱區與季風區過渡帶的青海湖、西南季風區的云南鶴慶、東南季風區的江漢平原和雷州半島獲取了累計長度超過6000多米的珍貴長巖芯樣品,同時在全國各地獲取了大批湖泊、樹輪、石筍、珊瑚樣本。環境模擬實驗室是通過對氣候環境變化的數值模擬和分析,結合地質、歷氣候環境記錄,探討亞洲大陸為中心不同時空尺度地球氣候與環境系統變化的規律和機制,從中提取全球變化的歷史相似型和早期信號,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必要的信息。環境磁學實驗室主要利用磁學方法,對沉積物進行磁性地層和巖石磁學性質的研究,是地球環境長時間尺度年代標尺建立和環境指標分析的主要手段。沉積學實驗室研究重點為晚新生代以來海陸風塵記錄的物質來源和傳輸動力在構造-千年時間尺度上的變化特征和驅動機制。土壤礦物與環境實驗室主要通過沉積物中礦物組合尤其是粘土礦物以及化學元素組成的分析和研究,重建新生代古環境、古氣候演變化歷史。
公司主頁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